政策法规




中国小型矿企开辟新天地
2014-01-23 14:24:09

过去10年,中国大型冶金企业一直忙于抢购国际矿业资产,以满足这个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需要。

在大企业的高调收购活动(如中国铝业(Chinalco)在2008年对力拓(Rio Tinto)的投资)占据媒体头条的同时,规模小得多的地质局也在不声不响地在全球“游猎”。从澳大利亚到美国内华达州再到刚果,它们正押注于一个个小型勘探区块,期望有朝一日能收获巨大的产出。

中国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Northwest Mining and Geology Group)的Tony Wang说:“只要看看地质情况就知道,你在中国已经找不到太多资源了。要么已被完全开采了,要么位于难以作业的地方,比如青藏高原或新疆。进军海外显然更合情理。”该集团是在澳大利亚和北美都有作业的地质局之一。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China Metallurgical Mines Association)的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铜以及其他大多数金属和矿物的进口国,但仅有8%左右的进口输自海外的中资矿区。中国政府打算提高这一比例。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中国必须要加大对更新的、风险更大的前景区的投资,而不能只盯着业已存在的成熟矿区。

像世界各地的小矿主一样,中国的地质工作者也免不了要在荒凉的地方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天津华勘集团(Huakan Group)印发的小册子里有一张引入注目的照片:在苏丹的烈日之下,22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中国人和非洲人互相搭着肩,站在临时宿舍前合影。不过,虽然这些地质局貌似相当于西方的“小字辈”矿企,其实它们身上却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印记。

在西方,旗下拥有若干矿区的知名公司,能够筹集到大笔资金搞大的项目;小矿企则抱着撞上大运的期待,去搞一些极具风险的项目。中国采矿行业的模式与此不同。

中国的模式效仿苏联体制,整个行业按职能划分。地质局负责找矿,找到后将其交给国有采矿公司进行开发。经济改革使得小型民营矿企得以跻身该行业,也让地质局能够自行开发部分矿区。

在这套体制下,中国的大型采矿公司大多只熟悉矿业工程,对地质学却知之甚少,因此它们更喜欢投资那些已开发好、马上就能产出的海外项目。

就拿中国矿业开采及贸易集团“五矿集团”(Minmetals)来说,目前该公司正牵头一个中国财团,竞购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正在出售的秘鲁拉斯班巴斯(Las Bambas)铜矿,该矿按计划将于明年投产。

与之相比,地质局已转变成完备的、富有进取精神的矿企,在全球寻找那些它们能够自行开发或出售的矿藏。

华勘集团的一名地质工作者说:“只有我们才真正知道怎么勘探。”该集团以前称为华北地质勘查局,目前不但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拥有区块,还在苏丹拥有一块金矿前景区。

进军海外的地质局中,最成功的是那些不仅具备勘探经验、还曾在国内开发和经营过矿区的地质局。它们已在众多发展中国家赢得了相关权益,这些国家可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而勘探成本非常划算,让投资者愿意去勇敢面对当地不稳定的政局。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质勘查部主任周尚国说:“非洲是块重要的市场。”该局打算利用其政府机构的身份去获取更大的矿区,避免与投机的中国民营矿企竞争当地牌照。

西方小型矿企则涌向加拿大、英国或澳大利亚的对矿业友好的证交所,筹集数额相对不多的资金投入风险很大、但潜在回报也很大的前景区。中国的部分地质局也走了这一路线,如华勘集团的一家子公司就在加拿大上了市。

但是在这方面,这些地质局再次暴露出了自己的苏联体制基因——该体制不区分地下的总储量与在盈利的前提下可开采出的储量。

在西方体制中,一个大型矿藏的开采成本如果高于矿石的市场价格,投资者是不会对其产生兴趣的,而且上市公司必须依据一些用来评估开采成本的标准来公布它们拥有的储量。

一家在加拿大上市的金矿公司的高管说:“它们不懂西方投资者的要求,比如盈利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它们把这当成麻烦事。”

采矿行业咨询公司Urandaline Investments的迈克尔•科梅萨罗夫(Michael Komesaroff)警告说,由于缺乏正规融资渠道,中国的地质局只能让一些海外区块闲置。

多数中国地质局的财务仍不透明,部分原因是它们名义上还是中国国土资源部的下属机构,连企业都算不上。

一名驻英国的矿业高管说,目前,这些中国地质局获取前景良好区块的条件可能正在改善,尤其是眼下西方小型矿企在在加拿大等成熟市场募股方面遭遇了一些问题。加拿大股市的上市数量以及募股额都出现了下滑。

他说:“资金是关键,如果这些集团得到国家拨款,那么它们现在就有机会挤入到竞争行列中并不断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