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中国加快空气治理
2014-01-08 11:35:15

空气末日”(Airpocalypse)

名词,指中国主要城市中极其严重的空气污染,特别是在冬季的华北地区,那里的气候较为寒冷,供电和供暖主要靠烧煤。

这个英文合成词(由air和apocalypse合成――译者注)是2013年年初被创造出来的。当时,含有硫等污染物的毒雾降临北京城,遮天蔽日,北京的居民纷纷急忙去购买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或乘飞机逃离这个雾霾笼罩的“末日决战场”。

2013年1月和2月,北京空气中有害微粒的数量达到健康空气建议标准的60倍,中国政府向民众发出警报,建议大家不要外出,即便是在窗户紧闭的室内也不要剧烈运动。

事实证明,对许多旅居北京(特别是带着孩子一起的)的外国人而言,患上肺气肿和肺癌的可能性是一种切实的担忧。一年来,不断有外国人逃离北京;随着寒假的到来,这种外逃的步伐近来进一步加快了。

一些外国人搬到了中国的商业首都――上海,希望在那里可以躲过雾霾弥漫的末日审判。但最近几周,上海同样被这种北京民众已见怪不怪的黄褐色毒雾所笼罩。

在北京一个规模较大的国际学校,校方决定建一个巨型密封式穹顶,罩在运动场上方,这样一来,即便在污染最严重的日子里,学生也能继续玩耍和锻炼。

人们日益担心空气,部分原因是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识增强了。

2008年奥运会后不久,美国驻华使馆在屋顶上安装了一个监测仪,用来监测北京空气中PM2.5的水平。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肺部进入人体血液。

最初,美国驻华使馆仅将监测结果发布在自己的推特(Twitter)页面上,影响程度有限,因为推特在中国是被封禁的。

但随着中国国内类似推特的服务兴起(例如新浪微博),中国一些名人发起的公共运动最终迫使当局承认问题严重,并开始发布更准确的数据。

随后,PM2.5这个外来语也跨越了语言的藩篱,成为了北京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汇,其普及程度和英语国家别无二致。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到,空气问题可能为其敲响丧钟,因为该国不断状大的中产阶级日益质疑,这个连让公民呼吸清洁空气都无法保证的威权政权,到底有何合法性?

中国政府已在清理污染环境的工厂和炼钢厂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并已承诺要提高燃料标准、限制汽车数量(中国的交通拥堵情况已然非常严重)。

但随着气温降低,燃煤火电厂烧旺炉火,中国大城市的居民面对的是又一个阴郁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