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集锦




如何辩证看待中概股在纳斯达克上市和退市?
2025-10-11 15:51:58

΢��ͼƬ_2025-10-11_155017_093.jpg
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后又私有化退市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并非简单的市场行为,而是涉及战略、估值、监管等多方面因素的动态博弈结果。美联商汇为您简要分析。

赴美上市:合理性何在?
对于部分中概股而言,赴美上市是契合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多方面的合理性。

首先不得不提到美股的融资结构优势显著。美股独特的亏损上市机制,为众多企业打开了融资大门。像拼多多、蔚来等企业,凭借这一机制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而且,美股市场在估值时更注重企业的用户增长与未来现金流贴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估值空间。

另外,赴美上市能满足外资退出与技术背书需求。部分美元基金投资的项目,需要通过美股上市来实现退出。同时,在纳斯达克等主板上市,相当于为企业贴上了国际化的“认证标签”,有助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全球影响力。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可以享受全球化资本运作便利: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全球投资,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退市动因:多因素权衡的结果
企业选择退市,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短期融资与长期战略之间进行动态权衡的体现。

首先,估值体系结构性错配,美国投资者对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赛道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这些企业的市盈率常常低于 A 股市场。这种估值差异使得企业重新审视上市地点,寻求更合理的估值。

第二,不可忽视的监管环境双向趋严。随着监管的加强,合规成本不断上升,部分中概股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难以在严格监管下持续发展。

第三,市场变化下,一些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将战略重心向本土迁移。例如京东私有化达达、吉利私有化极氪,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捕捉政策红利,从长远发展来看,退市对企业后续发展更为有利。

私有化退市:影响、意义、风险与趋势
中概股退市既是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也可能引发市场秩序的扰动,具有积极意义和潜在风险。

积极意义在于,企业私有化退市后,无需再应对财报压力,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长期发展中;能够拆除冗余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在地缘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护敏感业务,规避跨境监管风险。

潜在风险要特别注意投资者利益容易受损,小股东可能被迫折价退出,散户持股比例下降、财富缩水;存在监管套利空间,部分企业可能通过“美股上市 - 退市 - 回归借壳”的路径进行套利;存在资源错配隐忧,需要关注退市后资金的流向,避免资金在短周期领域进行投机而造成损失。

未来趋势的优解在于多方协同共促发展:政策监管层面,国家为中概股回流创造了便利条件,强化了投资者保护机制,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企业层面,企业应理性选择上市地,动态评估自身价值,既要考虑美股市场在研发投入资本化方面的优势,也要关注 A/H 股市场的政策红利,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投资者层面,投资者要穿透财报分析企业的内在价值,警惕估值套利陷阱,关注退市后企业的现金流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参与战略配售,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后退市是一个阶段性现象,本质上是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主动寻求资源最优配置的表现。随着注册制的全面落地、跨境审计合作的深化,资本循环将更加常态化,企业也将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本文由美联商汇整理撰写,转发引援请注明出处。